“杂交水稻之父”的名头“挡了别人的路”?请别恶意消费袁隆平!
近日,一篇呼吁“暂时遗忘袁隆平”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作者拼凑了几则资料故事,采访了几位农业学粉丝,便得出“杂交水稻之父”名不副实,袁隆平掩盖了其他科学家的光芒等“言之凿凿”的结论。观点之荒唐,逻辑之荒谬,毫无意外地招致了痛批。
“杂交水稻并非我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整个科研团队的成就。”
这是袁隆平常挂嘴边的一句话。诚如斯言,在任何国家,任何领域,科研创新都不可能靠个人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完成,只有在群策群力、接续奋斗中才能取得突破。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色,更鲜明地体现在诸多科研成果中。
青蒿素的成功研制,得益于7个省市、60多个单位的跨界协作;量子卫星的顺利升空,得益于中科院多个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等一众单位的合力钻研。这种勠力同心、集体攻关的协作机制,很大程度也是我们创新突破的优势所在。
团队协作中必然要有领军人物,二者并不矛盾。而我们之所以会以某个人物代表其研究团队,也往往是基于他们在真理探寻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以袁隆平为例,他是第一个发现水稻“杂种优势”现象的人,也是第一个用研究成果告诉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值得做的人,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泰山北斗”的地位无可撼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袁隆平们”投以关注与赞誉,并非否定其他参与者的功劳,而是旨在感念他们在科学研究中那份开天辟地的贡献。我们当然需要对其他科学家增进了解,但并非要以遗忘谁为代价,更何况任何科学家的功勋从不会因为关注者寡而被抹杀。
仅因袁老被冠以“杂交水稻之父”的名头,就莫名得出他“挡了别人的路”的结论,无疑是一个愚蠢的逻辑。假如再将此扩大传播,制造对立、博取流量、煽动情绪,更是一场没有底线的恶意炒作。
面对舆论场上的纷扰,袁老却淡定依然。据报道,在长沙的骄阳之下,88岁高龄的袁隆平依然践行着自己“只有下田最快乐”的信条,仿佛外部的一切争议都与自己无关。
或许在他看来,内心对科研的那份炽热追求才是最重要的。而这样的价值排序,也是很多科学家们的共同选择。
面对诺奖桂冠,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一再表示:“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在领完奖的第二天又照常钻进实验室。
科研中不务虚名、不兴伪事,生活中低调简单、朴实无华,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老一辈科学家的为人本色,也更能理解为什么他们能成为攀上科学高峰的“关键少数”。
立足更大的视野,也正是因为有一大批这样的实干家,今日中国的前行脚步才能如此坚实。
这些年,得益于传播手段的愈发丰富,“核司令”程开甲、“布鞋院士”李小文等一批科研大家走进公共视野。面对意外走红,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关注自己,想把精力用于科研”。
在愈发喧嚣浮躁的当下,这样的淡泊情怀、实干精神无疑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整个社会也应该给这些实干者更多关爱、尊崇和信任,而非为了博眼球制造“爆款”去恶意消费他们。
这既是对科学家的起码尊重,也是对科技中国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