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专家力挺国产奶:品质明显优于进口奶
8月22日消息,今年,距离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了10年。这十年来,我国的奶业发展有了哪些变化?消费者信心恢复了吗?今天,中国奶业协会和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联手向社会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2017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市场上乳品质量安全风险可控,整体状况良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加启介绍称,农业农村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连续三年在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超市内,对国产液态奶和进口液态奶进行抽样评估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方面,国产奶不输进口奶,品质方面,国产奶明显优于进口奶。
“这几年,中国奶业的改造脱胎换骨,”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表示。
根据监测数据,农业农村部从2009 年开始实施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20 万批次。2017年, 我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到99.8%, 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9年保持100%。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9.5%,乳制品总体抽检合格率99.2%,继续在食品中保持领先。
王加启指出,“即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奶产品整体安全状况也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根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的数据,我国乳品生产稳中有增,2017年我国奶类产量3655万吨,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约占全球产量的4.5%。乳制品产量2935万吨,同比增长4.2%,比 2012 年增长15.3%。
据介绍,为了从源头保证奶业质量安全,农业农村部连续9年连续 9 年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监测范围覆盖所有奶站和运输车, 2017年抽检生鲜乳样品2.3万批次,现场检查奶站 1.03 万个(次)和运输车 0.83万辆(次)。未准入境乳制品244批次,已全部按要求退货或销毁。
另外,目前,随着奶业建设稳步推进,全国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7.0吨,同比增长0.6吨,比2012年增长1.4吨。存栏 100 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 58.3%,同比提高 6个百分点,比 2012年提高 21.1 个百分点。规模牧场 100% 实现机械化挤奶,90% 以上配备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奶农专业合作社达到16181个,同比增加 0.9%。
当然,伴随着中国乳业的发展,一个不可忽视又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三年,中国奶类产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2016年、2017年,中国奶类产量分别为3870.3万吨、3712.1万吨以及3655.2万吨。
王加启认为,这十年来,我们国家的奶业质量安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奶类产量逐年下降,却反映了消费相对乏力的困境。毕竟,不少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信心似乎还没有从十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回温过来。“消费者市场没打开,产量就没有办法上去。其实,不是我们的市场没有增加,而是这十年增加的份额基本上被进口奶占有了,不少消费者迷信进口奶。”
近几年,我国进口奶产品增长的确很快,市场上进口奶产品种类也很多。很多消费者的确会有疑虑,那到底是国产奶好,还是进口奶好?
王加启表示,根据农业农村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连续三年在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超市内,对国产液态奶和进口液态奶进行抽样评估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液态奶,理化成分、霉菌毒素污染、兽药残留或重金属污染,都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食品安全方面有保证,可以放心饮用。同时,对品质评估分析发现,国产奶的品质明显优于进口奶。
他指出,首先,进口液态奶保质期偏长。评估分析发现,国产巴氏奶的平均保质期为6天,而进口巴氏奶的平均保质期为16天。国产UHT奶的平均保质期为182天,进口UHT奶的平均保质期达到318天。
其次,进口液态奶中的活性蛋白质因子含量显著偏低。对牛奶中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等活性蛋白检测评估发现,国产液态奶普遍高于进口液态奶。
另外,检测评估还发现,进口液态奶糠氨酸含量偏高。国际上把糠氨酸含量作为反映牛奶热加工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糠氨酸含量过高,表明牛奶的受热程度高、保存时间长或者运输距离远。评估结果表明,进口液态奶中糠氨酸的含量普遍高于国产液态奶。
王加启说:“想喝优质奶,还是选择喝本土奶、身边的奶。进口奶在生产国可能是优质奶,但是出口到中国,要经历运输距离远、保存时间长、加工温度高三大挑战,所以品质显著下降,到消费者手中,就很难再是优质奶。与其他食品相比,奶类产品是更加鲜活的食品,含有种类繁多的活性营养因子,容易受到过度加热、远距离运输或者长期保存的伤害而失去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