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工业遗产近千处——工业遗产“活起来”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近日公布,全国有工业遗产近千处——

工业遗产“活起来”

穿过动力管道改造的空中廊桥,来到洋溢着上世纪工业化气息的广场看一出时装展览,在煤池改建的场地里参加一次沙滩派对,逛一逛老仓库里贩卖记忆的怀旧市集,最后坐在老厂房改造的咖啡馆里回味这一段短暂的旅程……老厂房、老设备、旧产品、旧车间,这些曾承续工业文明、书写现代化进程的工业遗产,承载着行业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

如今,在保护好这些工业遗产的前提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大批老物件儿又重新“活”了过来。

全国现有工业遗产近千处

“早就听说这里有个火车头广场,是个既有鲜明工业特色又散发着时尚气息的好地方,但一直没抽出时间过来。今天特地约了几个朋友来看看老蒸汽机车车头、曾经的火车专运线,顺便拍几张美照,感觉挺好的。”在751D·PARK时尚设计广场内,刚拍完照的王女士笑着对记者说。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751D·PARK,在国家工业遗产——国营751厂基础上改建而来。在这里,曾经的北京市首个螺旋式湿式煤气储罐(现名79罐)经过特殊处理保留了铁锈的颜色,摇身一变成为了工业风浓重的发布会场;脱硫塔改成了时尚回廊、动力管廊改为廊桥—空中步道、裂解炉及附属工艺区域改为动力广场……如今,751D·PARK已成为不少游客参观、游玩的好去处。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文化遗产研究所副所长周岚向本报记者介绍,类似国营751厂这样的地方在全国还有很多。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全国工业遗产开展了摸底调查,对改革开放前建成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工业遗产项目进行了梳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尚存工业遗产近千处,主要形成于几个重要阶段,一是古代手工业时期,二是清末洋务运动和民国民族工业时期,三是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四是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从分布时期看,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工业遗产占比约2/3;从行业领域看,原材料领域工业遗产占比超过1/3,装备制造、消费品领域工业遗产占比均超过1/5。

如此多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成为一大难题。工信部产业政策司有关负责人指出,由于我国工业遗产项目时间跨度大,数量繁多,保存现状复杂,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老厂矿停产搬迁,一批重要工业遗产面临灭失风险。此外在利用过程中,因对工业遗产核心价值把握不准,使工业遗产面临二次破坏的风险。

工业遗产牵动城市记忆

面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工信部近日出台《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利用。工信部指出,开展工业遗产保护有较强的公益属性,同时工业遗产又有较高的经济社会价值,促进工业遗产合理利用既是国际通行的准则也是实现工业遗产更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工业遗产如何认定?根据《暂行办法》,国家工业遗产有四方面的条件。一是在中国历史或行业历史上有标志性意义,见证了本行业在世界或中国的发端、对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有重要影响、与中国社会变革或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二是工业生产技术重大变革具有代表性,反映某行业、地域或某个历史时期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对后续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较高的科技价值;三是要具备丰富的工业文化内涵,对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较强的影响力,反映了同时期社会风貌,在社会公众中拥有广泛认同,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四是其规划、设计、工程代表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域的风貌特色,对工业美学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目前,工信部已陆续公布了两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青岛国棉五厂名列其中,如今在青岛颇受欢迎的纺织谷就是在国棉五厂旧址上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和创新利用建成的。

“过去建这个厂的时候,自来水还没通到这个地方,为了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就建了水塔,在下边挖一口井,然后把水抽上去,再利用落差把水分散到厂区。当年有人在这里种了几棵爬山虎,如今长得比人胳膊还粗。可以说,这个水塔见证了青岛纺织的百年发展历史。”青岛纺织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才先是一个老纺织人,对于厂里的老物件,他如数家珍。

现在,包括水塔在内,该厂拥有80余年历史的纺织设备、锯齿形主体厂房、老井、铁路专线桥、溴化锂冷却塔等10个核心物项都已成为保护利用的重点。

姜才先向记者介绍,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纺织谷在老纺织厂遗址景点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以纺织博物馆为龙头的生态场馆、百年秀场、会展中心、时光长廊、红砖长廊、画家工作室等,将文创融入工业旅游,全面发掘工业遗产的文化、经济、科技、社会价值。“工业遗产是城市记忆所在,能代表城市讲历史,纺织谷要打造中国纺织工人的精神家园。”姜才先深情地说。

既要保护好,也要合理利用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日前召开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表示,“目前,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批重要工业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发展的典型经验不断涌现,重视保护利用工业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出台的《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工业遗产认定、保护管理以及利用发展等要求,这有助于有效引导全国范围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暂行办法》同时提出,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相关资源建设工业博物馆,发展工业旅游,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街区)、创新创业基地,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产业等,鼓励在有效保护国家工业遗产的前提下,把加强工业遗产合理利用作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申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了解不深、认识不够、保护意识不到位;工业遗产存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产权人对评审存在误解,害怕申报成功后影响继续使用,这些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形成了一定阻碍。”周岚表示。

北京迪百可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军元对本报记者说,工业遗产记录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承载了行业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从尊敬历史的角度、继承与发扬的角度以及绿色与低碳的角度出发,751D·PARK对工业资源的“活化利用”进行了探寻。“我们将原751厂与科技、时尚、艺术、文化紧密结合,以时尚设计工作室、展示发布空间、创意咖啡厅、设计商店等形式呈现出来,赋予其新的使命与内涵。”

周岚认为,“应该摒弃‘泛遗产化’和‘去遗产化’这两种极端倾向,高度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突出地方特色和行业特征,更多地采用微改造的方式,更好地发挥工业遗产的教育功能,实现工业文明的动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纺织谷内的青岛纺织博物馆已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纺织博物馆之一,以展示工业遗产为切入点形成了‘九馆十八景’的布局,是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姜才先说,对待珍贵的工业遗产应该采取保护加开发的模式,修旧如旧,并结合时代特点为其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工业遗产

责任编辑:yt421

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中国观察者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信箱:992 58 35@qq.com 媒体合作QQ:992 58 35

1999-2018 www.guanchazhe.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