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之后吃点羊肉
小寒,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冬季时节最冷的日子正式开始。所谓“三九补一冬”,小寒时节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机,御寒首选羊肉。
羊肉,古时称为羖(gǔ)肉、羝(dī)肉,是国人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羊与猪、狗、牛、马、鸡同被列为“六畜”,供人类食用、乳用和日用,其进入药用已有2000多年,在南北朝时期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集注》中即有记载,在现代出土的壁画中,呈现有1100多年前人们吃羊肉的情景。到宋朝时,上至宋太祖赵匡胤,下至南宋名将韩世忠等均较嗜食羊肉菜肴。时至元代,在其食谱中含有羊肉的菜肴占到80%,很多被记入食疗著作《饮膳正要》中,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则摆出了108道宫廷羊肉大宴,说明羊肉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喜爱的肉食,更是帝王、官宦之家和酒宴上的必备常客。
中医认为,羊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气、温补脾肾的功效,且能滋补强壮,适宜体质虚弱、阳虚怕冷、手足欠温、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脘腹冷痛及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小腹冷痛。现代研究更认为羊肉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的功效。羊肉较细嫩,虽有一定羊膻气,但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但脂肪含量比猪肉、牛肉都要少。目前,市场供应的多为绵羊肉,山羊肉相对较少,从口味来讲,绵羊肉也比山羊肉好吃。
下面推荐一个适合于小寒食用的羊肉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具体做法是: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及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此方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等血虚及阳虚的人群。方中当归能补血、养血,其味辛香而略有甜味;生姜能温暖脾胃而散寒,其味辛辣而能矫正羊膻之气;羊肉能补脾肾阳气,补益虚弱之体,故能达到冬日温阳补虚和祛寒作用,不失为一道药食两用的良方。
另外,普通百姓家常用羊肉炖白萝卜,适当加入调料,也可成为冬日餐桌上的佳珍。羊肉单味入食,则可采用爆、炒、烤、烧、酱、涮等多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羊肉系温补之品,在感冒发热期间,或体内湿热壅盛者、患痰火、疮疡者应禁服;孕妇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