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5年,《流浪地球》里实现了自动驾驶

今年春节期间最火的四句话莫过于来自电影《流浪地球》中的,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很多观众看完电影后,对其剧情,特效印象并不是太深,但是这四句话却记得很清楚,换句话说,如今的行车安全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人操作失误造成的交通事故真的是太多了。

在电影中偷拿了爷爷韩子昂驾驶证的户口,初次驾驶运载车,起步就撞到了旁边的车辆,在通过星型发动机采石矿区的时候,也是横冲直闯,属于典型的危险驾驶。影片中巨型运载车的驾驶通过一个圆球体完成,类似于现在的方向盘,双手控制圆球体,电影中出现的运载车驾驶方式与现实中的汽车差别不算太大,有离合器、油门、刹车踏板,就是方向盘的样子有所不同了。

运载车的外观非常有苏制工业的气息,和俄罗斯使用发射白羊M洲际弹道导弹的用MAZ 543重型卡车非常相似,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想了,人类都可以驱动地球去外太空了,怎么就是不能让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呢?试想如果运载车采用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模式,车内有更多的控制屏幕、人机交互系统,尽可能减少人的判断和操作,行车安全将大幅度提升,也不用再区别高级驾驶员和初级驾驶员。

运载车设计图

运载车设计图

自动驾驶技术在电影设定的2075年不能完全实现吗?

这并不是导演以及科学家们对未来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悲观看法,而是这辆由人来驾驶的卡车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最重要工具。要是把自动驾驶这项技术直接运用在运载车里,我想这个设定就非常合情合理的,但是就不会有太多的故事情节的推动。

电影中的另一个镜头当赤道上的地球发动机启动之后,地球便停止了自传。地球停转后,地核磁场的扰动就会影响到电子器元件的正常运行,到那时搭载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载卡车就会瘫痪,更不要说去辨别东西南北了,驾驶员则只有依靠手动驾驶模式用纯机械的方式来继续完成运输任务,而那些环绕地球的导航卫星,即使没有在地球开始流浪时就已经坠入大气层了。

从我们已知的自动驾驶技术来看,自动驾驶分为5个级别,是目前广泛被认可和应用的级别分类,从L1到L5,L1代表有辅助驾驶、L2实现部分自动化、L3达到有条件自动化、L4高度自动化、L5完全自动化。下面我们来简单解析一下自动驾驶的分级。

L1即驾驶员辅助阶段,有一项以上驾驶辅助功能,例如车道偏离警告(LDW)、前碰预警(FCW)等,现在大多数的汽车都内置摄像头和传感器等器件,以帮助限制行驶速度或提供辅助制动。

L2的汽车具有实现部分自动化。部分自动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同时具备纵向(比如紧急自动刹车AEB)和横向控制功能(比如车道控制、弯道行车),目前已经能实现L2的量产。当今大多数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均属于L2级,包括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凯迪拉克的Supercruise(超级巡航)和沃尔沃的Pilot Assist(自动驾驶辅助)。L1级车辆可以控制速度或转向,L2 级车辆则可以同时控制这两个方面。由目前的驾驶情况可以知道,L1、L2的智能化还属于自动驾驶比较初级的阶段,基本上还是需要驾驶人来掌控和操纵汽车,智能化程度不高。

L3即有条件自动驾驶、人机共驾,在某些汽车不能实现自动驾驶的情况下,还是需要驾驶员接管车辆控制权。达到L3及以上阶段的汽车,主要由系统实现监控和驾驶汽车。目前L3还需2- 5年成熟,未能实现量产。目前来说,量产版发布L3的,有全新奥迪A8和即将在日内瓦车展上发布亮相的全新一代奔驰S级,这辆车也是目前量产车所能达到自动驾驶的最高水平。但是L3所存在的问题是,如果一旦系统出现无法控制车辆的情况,需要驾驶员接管。

L4也称高度自动驾驶阶段,与L3阶段相比,L3在系统出问题时需要人接管,L4阶段的汽车在紧急情况下能实现自动处理,自己解决所有特殊情况。防止驾驶员未能及时接管车辆而造成交通事故。据估计,L4还要5至10年实现量产。

L5的汽车也就是无人驾驶车辆了,对于自动驾驶来说,路况的复杂程度也是考量自动驾驶深度的一个很重要维度,能区分复杂的驾驶环境(包括周围的车辆、行人、交通灯等)。

然而,光有车辆本身的自动驾驶科技并不能实现车辆的无人驾驶。无人驾驶除去车辆本身以外,还需要道路上的清晰标识,高精度的地图来辅助。

我们在来看电影中出现的暴风雪,离开城区道路后,被大面积的冰雪覆盖的路面,这些条件等同于给运载车和护送车蒙上了眼睛。眼前的路面没有行车线路,没有路牌,没有任何可以给车辆满足自动驾驶提供辅助的标识,即便是用雷达波探测碰撞危险,也会受到冰面散射的干扰,更别提那随时会崩塌的地面,所以要想实现以目前等级划分的智能驾驶级别,也只有L5可以满足电影场景的需求,看到这里有的观众就会问了50年后L5级别的智能驾驶就不会实现吗?

我们把目光单独转到运载卡车本身的电影外观设定,不难发现当时人们的设计思路是实用主义。那种看上去方头方脑,车身下的那8个硕大无比的轮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文提及到的MAZ 543重型卡车。而这辆车的原型,自然也没什么智能驾驶和人机交互功能了,它为了迁就发动机的布局以及作为重型武器的机动平台,玻璃钢驾驶室非常局促。虽然方便了使用用途,但是驾驶员的右侧视野盲区巨大。驾驶舒适度当然无从谈起。

流浪地球-施救

流浪地球-施救

然而以上的这一切推测,并非《流浪地球》的导演和概念设计团队弃用自动驾驶的理由。因为《流浪地球》所设定的世界,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世界。

在刘慈欣的原著中也提到过,为了完成这长达2500年的旅行,每个在流浪时期出生的新生儿都被植入了科学记忆。而这些记忆的目标只有一个,完善现有的地球发动机技术,保证旅行的顺利。在逃离太阳的黑暗纪元,每个个体都如同蜂巢里的雄蜂一样,存在的意义只有帮助地球逃离太阳系。至于娱乐和休息,早已不复存在了。

正因为科学技术和资源都全部供给了这些行星的发动机了,其他的科技发展可以说是基本停滞了。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还需要用人驾驶的巨型运载卡车,吊车,警用护送车等,还有身着外骨骼装甲的武装人员。人和这些需要人操控的机械,都沦为了地球逃离太阳系的工具。

至于《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的55年后的场景,也就是2075年。按照目前汽车发展的情况看,那个时候驾驶一个具有与电影中同样运载能力的卡车,是否仍然需要如此繁琐的人工操作,我想在此还是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关键词: 流浪地球 自动驾驶

责任编辑:yt421

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中国观察者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信箱:992 58 35@qq.com 媒体合作QQ:992 58 35

1999-2018 www.guanchazhe.net  All Rights Reserved